射干的拼音、解释、组词
射干的简介:
shè/yè/yì gān/gàn
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鸢尾﹑乌萐﹐射干也。"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王逸注:"射干﹐香草。"洪兴祖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 2.兽名。
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鸢尾﹑乌萐﹐射干也。"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王逸注:"射干﹐香草。"洪兴祖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 2.兽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茎,鲜黄色,多须根,叶剑形,成折扇状。夏季开黄色花,有浓紫色的斑点,果实为蒴果,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例】射干是中药上常见的解热剂。
1. 植物名。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叶剑形互生,全体成折扇状。夏季抽花茎,顶生二歧繖房花序,花被六片,黄色,有浓紫色之斑点,雄蕊三枚。蒴果倒卵形,室背开裂。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
2. 动物名。似狐,能缘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上则有鹓鶵、孔鸾、腾远、射干。」
《射干》的详细解释
射干,中药名。根据《神农本草经》,射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百合科的射干属植物,其地下部分入药。射干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及东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状。
拼音
shè gàn
功效
- 清热解毒:适用于咽喉红肿疼痛、扁桃体炎等。
- 祛痰止咳:对于因肺热导致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 止血:射干还具有一定的止血功效,可用于治疗一些出血症状。
用法用量
一般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漱口。
造句
- 医生建议我每天泡一杯射干茶来清热解毒。
- 服用射干片能够有效缓解喉咙疼痛和咳嗽症状。
- 在治疗咽喉疾病时,医生通常会推荐使用射干作为主要药物之一。
- 为了更好地治疗肺炎引起的咳嗽,妈妈给爷爷买了射干糖浆来喝。
- 根据中医古方,我决定用射干熬煮水来漱口以缓解口腔溃疡的疼痛。
以上就是对“射干”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句造句的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射
shè,yè,yì
1 放箭:~箭。后羿~日。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击。扫~。发~。~程。~手。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注~。4 放出光、热、电波等:~电。辐~。~线。照~。反~。5 有所指:暗~。影~。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