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行肘步的拼音、解释、组词

膝行肘步的简介:

xī xíng zhǒu bù
用膝盖和肘部匍匐前进。形容地位低下,不足以与人平起平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膝跪地且以手伏地的匍匐前进。形容恭敬顺服的样子。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虽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1. 以膝跪地且以手伏地的匍匐前进。形容恭敬顺服的样子。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虽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词语详解

膝行肘步,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行走方式。在古代,人们习惯于跪着前行,使用膝盖和前臂来支撑身体移动。这种行走方式主要是在室内或者狭窄的空间中进行,显得较为笨拙或不雅。

  • 字面意思解释: “膝”指膝盖,“肘”指前臂;“行”是走动的意思。
  •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走路姿势,还被用来比喻一种地位低下的状态、卑躬屈膝的行为或者处于不利局面的情况。

造句

  1. 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靠“膝行肘步”的方式在官场上挣扎。
  2. 尽管她现在身居高位,但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作风,从不摆架子,给人一种“膝行肘步”般踏实的感觉。
  3. 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在一些场合依旧保持着“膝行肘步”的态度,表示自己仍在关注时局的变化。
  4. 王师傅年事已高,在工厂里行走不便,只能“膝行肘步”,但仍坚持工作,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5. 这种“膝行肘步”的行为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但在古代却很常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常态。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膝行肘步”不仅限于描述一种行走方式,还能够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和情境。

分词解释

1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zhǒu

1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儿。掣~(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