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语的拼音、解释、组词

致语的简介:

zhì yǔ/yù
1.古代宫廷艺人在演出开始时说唱的颂辞。 2.指艺人说唱这种颂辞。参见"致辞"。 3.指宋元话本小说每回前的引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元时,乐人所进的祝颂词。《宋史.卷一一三.礼志一六》:「八月,罢秋宴,以魏王出殡,翰林学士苏轼不进教坊致语故也。」《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

《致语》,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组合,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不会直接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是可以理解为“致意”或“致词”的意思。这里我们根据其字面意义进行拆解和扩展来解释,并提供相关的造句。

  1. :给予、传达。
  2. :语言、话语。

因此,“致语”可以理解为通过言语表达的意思或信息,也可以引申为正式场合下对某人或者某事的表达意见或敬意的一种形式。在实际使用中,可能更常见的是用“致词”来代替“致语”,尤其是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

造句

  1.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一段深情的致语。
  2. 他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与合作伙伴进行充分交流,并表达他的致语和合作意愿。
  3. 演讲者在开始之前,先向观众致语,表达了对大家的支持和感谢之情。
  4. 这位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简短的致语,强调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5. 为了庆祝公司成立二十周年,董事长准备了一份正式的致语,并将在晚宴上发表。

以上句子体现了“致语”一词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致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常会使用更加具体的表达方式来代替它。

分词解释

zhì

1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2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3 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4 细密,精细:~密。精~。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