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丁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丁的简介:

chéng dīng
1.旧指男子达到服役的年龄。年龄规定,历代不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成年的男子。《北史.卷一一.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

词语《成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通常是用来描述古代社会中有关年龄界定和成人仪式的概念。在古文中,“成丁”一般指的是男子年满二十岁,能够承担成人的义务与责任(如服兵役、纳税等),或者是指经过某种形式的加冠或行礼后正式成为成年人的过程。

详细解释

  • 成丁:通常指达到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成丁”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左右,开始具备独立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 来源:“成丁”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法律体系,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成人标准与仪式。

造句

  1. 在古时,家中的小儿子终于成丁了,父母为他举行了加冠礼,送上了祝福。
  2. 这个地区在古代实行严格的“成丁”年龄规定,任何未满二十岁的男子都不能参与某些公共事务。
  3. 根据家族传统,每当族人达到成丁之年,都会举行特别的庆祝活动,以示他们已步入成人行列。
  4. 尽管现代社会没有严格的“成丁”仪式,但在家庭内部依然存在类似的概念和庆祝方式。
  5. 在古代,男子在完成“成丁”的过程后,不仅要在法律上成为独立个体,更要在精神和文化上得到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成丁”一词现今已较少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更多地采用“成年人”或“成年礼”等更为现代的概念。上述解释基于对历史文化和古代习俗的理解构建而成。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dīng,zhē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