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始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始的简介:

tài shǐ
1.古代指天地开辟﹑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 2.引申为原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地成形之始。《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

2. 汉朝武帝的年号(西元前96~前93)。

太始》这个词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和历史概念,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通常用来描述宇宙或世界初始的状态或者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太始”可能指自然的最初状态、万物开始的时间点等。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太”在此表示极大、最高程度的意思;“始”则是开始、起点的意思。
  • 哲学层面: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尤其是道家思想里,“太始”常用来形容宇宙混沌未分的最初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万物还未形成。《周易》等经典著作中对此有所探讨。
  • 历史视角:在某些历史文献或传说中,“太始”可能指某个特定时期或者事件的起点。

造句:

  1. 太始之初,我们的祖先便开始探索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奥秘。
  2. 在古人看来,宇宙自“太始”起,历经无数变迁才有了现在的样貌。
  3. 这本书追溯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描绘了一幅从太始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历史长卷。
  4.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世界,“太始”都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和思考点,它引领我们探索未知。
  5. 艺术家们常从“太始”的视角出发,创作出充满想象与创意的作品。

请注意,由于《太始》一词在现代语言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因此造句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表达的自然流畅。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shǐ

1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复~。2 才,刚才:方~。~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