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握发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握发的简介:

sān wò fā/fà
1.《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以"三握发"喻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

  • AI解释

"三握发"是一个典故,出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这个词语的含义是形容人对友情或亲情极其珍视,甚至到了不顾一切、誓死相随的程度。

详细解释

在《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在与弟弟马元义分道扬镳后,因战事紧张,无法亲自去见自己的弟弟。但马援十分挂念自己的弟弟,多次派信使寻找马元义却未能如愿。后来,马援在出征时,听说弟弟生病的消息,他心急如焚。为了尽快见到弟弟,马援决定率军穿越危险的天山山脉。

当大军经过一处叫“马鞍涧”的地方时,因为山路崎岖,马援感到非常忧虑,担心自己可能无法活着见到弟弟。于是,他命令士兵将头发紧紧地握成一团,并发誓说:“如果我不幸身死此涧,你们务必把我的遗体送到我哥哥那里;如果我能活着返回家乡,再三解开我的头发。”这里,“三握发”即指的是马援以自己的头发为誓,表达了对回家见弟弟的强烈愿望。

造句

  1. 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决定以“三握发”的方式向兄弟承诺,定要拼尽全力完成任务。
  2. 战斗前,他让士兵们一起“三握发”,以此鼓舞士气,誓死保卫国家。
  3.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她选择背井离乡,就如同古人“三握发”那样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4. 尽管路途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他还是决定“三握发”,只为了见到远方的家人。
  5. 在那场重要的比赛中,全体队员共同“三握发”,誓言要为团队赢得荣誉。

这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友情或亲情的珍视之情,也传递出一种在危难时刻相互支持、共克时艰的精神。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1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手。~拳。~别。把~。掌~。~力。~笔。~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2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粗。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