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简介:
dōng yī láng tóu/tou xī yī bàng zǐ
1.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
1.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
- AI解释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时没有系统性、缺乏条理和计划,各处着手但往往不得要领。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东边打了一榔头(一种工具),又在西边敲了一棒子,比喻行为散乱,不能集中精力。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来源于民间故事或口头传说,并没有确切的出处。它的形象性在于通过描述打击动作来表达做事的方法不系统、不聚焦的特点。比喻人在做某件事情时,一会儿这样干,一会儿那样尝试,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造句
- 小明学习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有固定的计划和目标。
- 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有系统性的规划,不能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样随意。
- 做科研工作时,如果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尝试,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 老张管理团队时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导致大家无所适从。
-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看一些视频和书籍,可能效果不会很明显。
以上例子体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强调了做事要有系统性和计划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东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榔
láng
1 〔~头〕锤子。2 〔~榆〕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致密。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西
xī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棒
bàng
1 棍子:木~。~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槌。~冰。~球。~喝(hè)。2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身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