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交切的拼音、解释、组词

饥寒交切的简介:

jī hán jiāo qiē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切,逼迫。饥寒交切指被饥饿寒冷交相逼迫。唐语林˙卷一˙政事上: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亦作饥寒交迫。 

1. 切,逼迫。饥寒交切指被饥饿寒冷交相逼迫。《唐语林.卷一.政事上》:「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也作「饥寒交迫」。

饥寒交切》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饥饿和寒冷之中,生活条件极其困苦的情况。这里的“饥”指的是因缺乏食物而感到饿,“寒”是指由于气温低、没有足够的保暖衣物或居所温暖不足而感到冷。“交切”的意思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强烈地影响人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词语来源:“饥寒交切”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充传》,原文为“饥寒并急”,后来经过提炼和加工演化为了今天的用词。
  • 使用场合:该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底层民众、难民或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的生活状态。

造句

  1. 在那个偏远的山区,许多家庭因为长期的贫困而过着饥寒交切的生活。
  2. 大雪封山后,救援物资迟迟未到,村民们只能在饥寒交切中度日如年。
  3. 灾难过后,幸存者们面对的是一个饥饿、寒冷、无处栖身的世界,他们正经历着极度的饥寒交切
  4. 在那个偏远的农村里,老王一家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入来源,已经陷入了饥寒交切的境地。
  5. 为了改变家里的困境,小李决定外出打工挣钱,希望能结束家里长期面临的饥寒交切的状态。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具体地理解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境。

分词解释

1 饿:~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荒。~馑(灾荒)。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jiāo

1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2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3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4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5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6 两性和合:性~。杂~。7 同“ 跤 ”。

qiē,qiè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