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乐的拼音、解释、组词
逢场作乐的简介:
féng chǎng zuò lè
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逢场作戏」。见「逢场作戏」条。
2. 此处所列为「逢场作戏」之典源,提供参考。 #《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有小师行脚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云:「某甲不解捏目。」师云:「吾不如汝。」小师不对。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参考资料〕另可参考:《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3. 此处所列为「逢场作戏」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逢场作戏」原指江湖卖艺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开场,在《景德传灯录》中描述邓隐峰辞别道一禅师,禅师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去石头大师之处,禅师告诉他:「石头路滑。」意思是从石头大师那儿很难学到东西。邓隐峰却回答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竿木」是架野台的木材,江湖艺人随身携带,遇到适合的场地就可以架台开演,在禅宗语录中多指悟道不拘时间地点。之后「逢场作戏」又引申出藉著机会游戏一番。如:宋.苏轼〈南歌子.日簿花房绽〉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这阕词是苏轼有天带著歌妓去拜见大通禅师,见大通禅师脸色不悦,便作这首小诗让歌妓吟唱。其中「逢场作戏」已转为借机娱乐一下之意。后来「逢场作戏」就被用来比喻随事应景,借机游戏玩耍一番,并非正经。
1. 随事应景,偶尔涉足游戏人间的事。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出:「对酒当歌须慷慨,逢场作乐任优游。」也作「逢场作戏」。
词语解释
逢场作乐(féng chǎng zuò lè)
- 释义:原意是形容在某些场合中,为了娱乐或消遣而做些无关紧要的事。后来也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正兴趣或者目的,只是为了附庸风雅、凑热闹而参与某种活动的人。
- 用法: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动宾短语使用。
- 近义词:随波逐流
- 反义词:全力以赴
造句
- 小王平时并不喜欢打麻将,只是逢场作乐而已,并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和财力。
- 李阿姨参加社区组织的晚会时总是很活跃,但她其实是逢场作乐,根本不在乎谁赢谁输。
- 这个展览虽然吸引了很多人参观,但大多数人都只是逢场作乐,并没有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老张退休后喜欢跟着一群老友去茶馆聊天打牌,这让他觉得生活很充实,其实也只是逢场作乐的一种方式罢了。
- 在这次公司年会上,他看到很多人积极地表演和参与活动,但他更愿意在一旁看热闹,只是逢场作乐。
分词解释
逢
féng
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3 姓。
场
cháng,chǎ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3 集,市集:赶~。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乐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