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门罗主义的简介:
mén luó zhǔ yì
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一项外交政策原则。1823年12月,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它可以用一句话“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来概括,其实质是要使美洲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一项外交政策原则。1823年12月,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它可以用一句话“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来概括,其实质是要使美洲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一八二三年美国总统门罗所宣布的对外政策。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不要插手美洲事务,双方互不干涉。后遂称此主张为「门罗主义」。也译作「孟禄主义」。
门罗主义是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原则,最初由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1823年提出。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首先,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大陆上的殖民扩张;其次,提出了所谓的“门罗 Doctrine”,即主张美洲事务应由美洲人自行处理。
这个概念标志着美国开始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美洲地区的事务,并且为日后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此后,它还被用来支持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和自主发展,反对外来干涉。
造句
-
历史上的应用:“门罗主义”最初是在美国对西半球事务表示主权的过程中提出的。”
-
现代视角:尽管“门罗主义”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新大陆不受欧洲列强的影响,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地区合作与独立发展方面。
-
学术探讨:“学者们广泛讨论了‘门罗主义’对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政策的长远影响。”
-
政治评价:批评家认为,“门罗主义”背后的动机是为了确保美国在美洲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地区主权的理念。
-
文化交流:为了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门罗主义”的理念也被应用于现代国际关系中,强调区域内的自主性和自决权。
分词解释
门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罗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