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阴风的简介:

yīn fēng
1.朔风﹔阴冷之风。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北风,阴冷的风。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阴风振凉野,飞云瞀穷天。」

2. 俗称鬼魅出现,有风随行,称为「阴风」。《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是夜二更,策卧于内宅,忽然阴风骤起,灯灭而复明。」《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但觉阴风袭人,令看者毛发皆竖。」

3. 杀伐之风。唐.李商隐〈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阴风》作为一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带有寒意、不祥或恐怖气息的冷风吹拂的情景。"阴"在这里表示阴暗、幽静或带有某种消极情绪的状态,“风”则是指自然界的空气流动。合在一起,它描绘了一种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恐惧的环境氛围。

详细解释:

  • :在《阴风》中,用来形容一种沉闷、压抑或者不吉利的气氛。
  • :自然现象,指的是风吹拂的状态或感觉。

因此,《阴风》更多是作为一种比喻或修辞手法使用,在文学作品中描述那种让人感到阴冷、孤寂或是不安的环境氛围。这种词语常常被用来增强场景的情感色彩和恐怖感。

造句:

  1. 夜晚降临,窗外的林间传来了阵阵阴风,令人心生寒意。
  2. 她独自走在废弃的老宅里,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阴风,让她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3. 在那个古老的传说中,每当阴风吹过墓地,就会有鬼魂出没。
  4. 那个破旧的房间里透着一股阴风,让人毛骨悚然。
  5. 他紧闭门窗,试图阻止那股不祥的阴风进入室内。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阴风》这个词组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分词解释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