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尊居卑的拼音、解释、组词
辞尊居卑的简介:
cí zūn jū bēi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辞去高位而甘居卑下的地位。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明史˙卷二○八˙彭汝实传: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
1. 辞去高位而甘居卑下的地位。《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明史.卷二○八.彭汝实传》:「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
词语解释
“辞尊居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主动放弃高地位、尊贵的位置,而选择低下的地位或位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品德修养和谦逊的美德。
典故来源:
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中对礼仪的严格要求。“辞尊居卑”这一行为在古时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表现,它体现了个人品格的高洁、无私以及对于等级制度的理解与遵守。
造句
-
在一次企业高层会议中,李经理主动提出将自己从总经理的位置上退下来,让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他的这种做法就是“辞尊居卑”的体现。
-
虽然已经是公司的老员工了,但他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愿意听取新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表现出了真正的“辞尊居卑”精神。
-
这次选举中,李华同学放弃了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机会,选择担任一个小组长的职务。他的这种行为展现了他“辞尊居卑”的高尚品格。
-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主动提出不坐头排座位,而是选择坐在后排,这正是典型的“辞尊居卑”,展现出了中国的谦逊文化。
-
张教授虽然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但他始终保持低调,总是以“辞尊居卑”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功和荣誉。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成语的具体应用情境,同时也突显了“辞尊居卑”所代表的道德品质——谦让与无私。
分词解释
辞
cí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尊
zūn
1 地位或辈分高:~长(zhǎng )。~卑。~贵。~严。2 敬重:~敬。自~。~重。3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令~。~姓。~驾。4 量词:一~佛像。5 同“ 撙 ”。
居
jū
1 住:~住。~民。同~。隐~。~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2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3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4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 积蓄,储存:奇货可~(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 停留:~守。7 平时:平~。8 姓。
卑
bēi
1 低下,低劣:~鄙。~下。~劣。~微。~怯。~恭。地势~湿。~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2 古同“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