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的拼音、解释、组词

防患未然的简介:

fáng huàn wèi rán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语本《易经.既济卦》。△「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2. 《易经.既济卦》〈象1>〉曰:「水在火上。既济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 〔注解〕 (1) 象:易经十翼之一,是解释爻象的文辞。相传为孔子所作。亦称为「象辞」、「象传」。 (2) 既济:渡水完成,比喻事已完备。既,已。 (3) 豫防:事先防患。豫,通「预」。

3.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书,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内容充满神秘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既济」()是《易经》的第六十三卦,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为〈离卦〉在下,〈坎卦〉在上,〈离〉象征火,〈坎〉象征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义。而〈象辞〉的解说为:「水在火之上,是既济的象征,事情既已完成,君子体察此现象,就当思考将来可能遇到的祸患,并加以预防。」也就是存不忘亡,既济不忘未济之意。后来「防患未然」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

1. 在祸患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例】凡事防患未然,才能避免灾祸。

1. 在祸患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明史.卷一七○.于谦列传》:「中原多流民,设遇岁荒,啸聚可虞。乞敕内外守备及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三侠五义》第一二回:「蒋完著急道:『君子防患未然。』」

词语详解

防患未然:

  • 释义: “防患未然”是一个成语,意为在事故或灾难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出现。它强调的是事前的预防和准备,避免祸患的发生。

  • 出处: 源自《左传》:“备豫不虞,善为国者先。”意思是在没有发生意外的时候做好准备,这是管理国家的大智慧。后来人们常将其引申为“防患未然”。

  • 用法: 主要用于强调在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时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安全和顺利。

造句

  1. 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一直秉持着“防患未然”的原则,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2. 在这次的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防患未然,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3. 防患未然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做好防火防盗措施非常重要。
  4. 为了预防疫情传播,政府和公众都应采取防患未然的态度,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5. 在体育赛事中也要做到防患未然,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预案准备。

分词解释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huàn

1 忧虑:~得~失。忧~。2 灾祸:~难。祸~。隐~。防~未然。3 害病:~病。~者。

wèi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