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的拼音、解释、组词

鹬蚌相持的简介:

yù bàng xiāng chí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

2. 此处所列为「鹬蚌相争」之典源,提供参考。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1>方出曝2>,而鹬3>啄其肉,蚌合而拑4>其喙5>。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6>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解〕 (1) 蚌: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或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 (2) 出曝:打开壳晒太阳。曝,音,ㄆㄨˋ,晒。 (3) 鹬:音ㄩˋ,鹬目鹬科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嘴、脚均长,体格大小不一。羽毛多为灰、褐等暗色调。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及昆虫等。 (4) 拑:音ㄑ|ㄢˊ,夹住、挟持。 (5) 喙:音ㄏㄨㄟˋ,鸟兽等动物的嘴。 (6) 禽:捕捉。通「擒」。

3. 此处所列为「鹬蚌相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著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鹬蚌相持》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原文出自《战国策·燕策》,讲述了鹬、蚌两个动物因为各自的目标而陷入僵局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双方相互对峙,互相牵制,结果被第三方获利的情景。

详细解释

  • 鹬(yù):一种水鸟。
  • 蚌(bàng):软体动物,生活在淡水或海水里。
  • 相持:指鹬和蚌因为各自的目的而陷入僵局状态,互不退让。

成语的核心在于强调鹬与蚌之间因为各自的争执而不自知地被第三者渔翁得利,形象地描述了双方因对峙而导致自身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寓意是在竞争中如果一味地相互牵制而不寻求合作或妥协,往往会适得其反,使真正的敌人(比喻潜在的对手、机会丧失者等)坐收渔人之利。

造句

  1. 在公司内部的竞争中,部门之间的分歧和对峙使得整个项目进展缓慢,反而让竞争对手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
  2. 美国和伊朗在中东地区互相指责与对抗,最终可能只会加剧当地局势的动荡,而使其他国家从中获利。
  3.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摒弃不必要的对立情绪,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协商,避免陷入鹬蚌相持的局面,最终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4. 两个国家因为贸易争端而互相制裁,结果却让第三国在两国的矛盾中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强权。
  5. 老板和员工之间如果总是一味地互不信任、相互指责,将会影响公司整体氛围,反而使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分词解释

bàng,bèng

1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胎(指珍珠)。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chí

1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2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3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4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5 扶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