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节不移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节不移的简介:

shǒu jié bù yí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铁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三国志.卷十六.魏书.杜畿传「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句下裴松之.注:「晋初受禅,以不达天命,守节不移,削爵土,徙武威。」亦作「守节不回」。

1.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铁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晋初受禅,以不达天命,守节不移,削爵土,徙武威。」也作「守节不回」。

守节不移》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不变。这里的“守”是指坚守、保持,“节”是道德操守和气节,“不移”则表示不会移动或改变的意思。总的来说,这个词语强调了一种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尚的品质。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守节”指的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不移”意味着态度坚定不移。
  • 深层含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洁品德、坚守原则的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精神力量,也彰显了社会对于高尚品格的尊重和推崇。

造句

  1.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真正做到了“守节不移”。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勇士是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风范,“守节不移”,从不妥协。
  3.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学习古代贤人的精神,做到“守节不移”,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4. 老师常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守节不移’的品质。”这句话深深印在我们心中。
  5. 他的人生就像一部历史书,“守节不移”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即使面临巨大挑战,他也从未改变过自己坚守的原则。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守节不移》不仅是一种行为的表现,更是个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它强调了道德操守在面对困境时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挪动:~交。~植。~刻(过一段时间)。~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民。迁~。转~。~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2 改变,变动:~居。~易。~情(变易人的情志)。~动。潜~默化。3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文。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