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平道的简介:
tài píng dào
1.汉末道教派别之一。东汉灵帝熹平间﹐巨鹿人张角创立后﹐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诵咒﹐给人治病﹐十馀年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发展信徒数十万。张角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设将帅统率。又收买一些宦官作内应﹐预定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三月五日京内外同时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因内奸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早。起义者头缠黄巾﹐故称"黄巾军"。后遭政府军和地主武装镇压而失败
1.汉末道教派别之一。东汉灵帝熹平间﹐巨鹿人张角创立后﹐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诵咒﹐给人治病﹐十馀年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发展信徒数十万。张角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设将帅统率。又收买一些宦官作内应﹐预定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三月五日京内外同时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因内奸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早。起义者头缠黄巾﹐故称"黄巾军"。后遭政府军和地主武装镇压而失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东汉末道教派别之一。巨鹿人张角以《太平经》一书的思想为根据,组织太平道,以法术授徒,兼画符诵咒为人治病。
《太平道》释义
太平道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种民间宗教组织。它由张角创立,主张“天符”说和“五斗米”的教义,并通过道教仪式来治病。张角宣称自己为救世主,利用这一信仰体系发动了黄巾起义,企图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
太平道强调众生平等、共济互助的精神,在民间有广泛影响,它与后来由张陵创立的正一教(即道教全真派)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太平道逐渐演变成带有政治色彩的秘密会党活动,并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消失。
造句
-
在东汉末年,由于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因此各地出现了多种民间宗教组织,其中以《太平道》最为著名。
-
历史研究发现,《太平道》的创立者张角利用道教信仰和治病仪式吸引信徒,最终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
由于《太平道》强调众生平等的思想,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它赢得了广大贫苦民众的支持与拥护。
-
张角自称是“天师”,并以《太平道》的名义号召人们起兵反抗腐败的东汉政权,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
-
尽管《太平道》在历史中消失已久,但其倡导的“共济”精神仍被某些现代组织所借鉴和弘扬。
分词解释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