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供的拼音、解释、组词
斋供的简介:
zhāi gōng/gòng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供奉神佛的食品。《水浒传》第一回:「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斋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巫娘子与他约定日期,到庵中,先把五钱银子与他做经观斋供之费。」
《斋供》,这个词主要涉及宗教或信仰领域,特指在寺庙、道观等场所为神佛准备的食物和供品。"斋"字,在这里表示为了祭祀或祈福而专门准备的食物,这些食物通常是以素食为主,并且烹饪方式简单,不使用辛辣调料;"供"则是向神灵或祖先提供这些食物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含义:斋供是一种宗教仪式中的行为,旨在通过供养食物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祈愿。这种做法常见于佛教、道教以及其他一些传统信仰中。
- 目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心灵上的安宁与净化,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如为逝者祈福),通过这样的仪式达到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愿望。
- 内容:斋供的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水果、糕点、素食菜肴等。具体形式和种类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宗教传统和地区习俗有所差异。
造句
- 每逢佛诞日,寺庙都会举行盛大的斋供养活动,邀请四方善信共襄盛举。
- 为了祈求家人的健康平安,他每月初一都会去寺庙进行斋供。
- 在道教文化中,道士们会定期准备斋供,并在祭坛上献给诸神以求福保平安。
- 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寺庙住持邀请下参与了斋供仪式。
- 通过斋供活动,大家不仅能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和谐。
这些例子展示了《斋供》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