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拼音、解释、组词

偷鸡不着蚀把米的简介: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 AI解释

成语“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一个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俗语,出自中国传统文化。它主要用来形容那些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却反而造成了损失或更大的麻烦的情况。“偷鸡”,指小偷小摸的行为;“不着”,指没有达到目的;“蚀把米”,则表示有所亏损的意思。

详细解释

  • 背景:“偷鸡”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常用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价值较低的物品。
  • 寓意:这句成语强调了不择手段追求小利不仅不会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可能会遭受更多的损失。它提醒人们在行事时应考虑后果,避免因小失大。

造句

  1. 小明为了得到同学新买的电子表,偷走了他人的财物,结果被老师发现后还丢了自己的一份奖品,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2. 李老板在与客户谈判时采取了不当手段,最终不但没有达成交易,自己的信誉也受到了损害。这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典型案例。
  3. 有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不正当竞争,结果导致自身品牌受损,反而失去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这正应验了“偷鸡不着蚀把米”这一成语的含义。
  4. 在网络上试图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却因此暴露了自己的行为并遭受处罚,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案例。
  5. 有些人为了多赚一些钱而不择手段,结果不仅没有增加收入,反而因触犯法律而面临更大的经济和人身风险,这完全符合“偷鸡不着蚀把米”的道理。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及其背后的教训。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ōu

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窃。~吃。小~儿。2 行动瞒着人:~~。~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空儿。~暇。~闲。4 苟且:~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uó,zháo,zhāo,zhe

1 穿(衣):穿~。穿红~绿。~装。2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4 下落,来源:~落。5 派遣:~人前来领取。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shí

1 损伤,亏缺:侵~。腐~。蠹~。~本。2 同“食”。

bǎ,bà

1 拿,抓住:~酒(拿着酒杯)。~玩(拿着赏玩)。2 控制,掌握:~握。~舵。3 看守:~守。~门儿。4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5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儿。6 专权,一手独揽:~持大权。7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尿。8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他怎么样。9 量词。10 结盟:拜~子。~兄弟。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