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笼的拼音、解释、组词

凡笼的简介:

fán lóng/lǒng
1.尘世的樊笼。

  • AI解释

实际上,“凡笼”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中文词语,可能是某个特定情境下的创造或误用。若“凡笼”是指一种概念或者比喻的话,可以试着理解为包含了所有事物的一种笼子或者是限制一切的概念,类似于“包罗万象”或者“无所不包”的意思。但要准确解释和造句,需要更具体的背景信息。

不过,我们可以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解析,并提供5个句子来帮助理解和使用:

  1. 概念含义:这里的“凡笼”,如果我们假设为一种隐喻,意指试图将所有事物都囊括其中的体系或观念。
  2. 造句:
  3. 学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某个狭隘的领域,而应该像《凡笼》一样,尽可能广泛地探索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

  4.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数据技术就像《凡笼》,既能捕捉到海量的数据,也可能导致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的问题。

4. - 他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仿佛打造了一个“凡笼”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1. 科学探索不应该被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所束缚,就像不应局限于某个封闭的《凡笼》一样,而是要勇于挑战和突破现有的认知边界。

6. - 在艺术创作中,打破传统界限、融合不同风格的作品就像打破了那个无形的《凡笼》,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请注意,“凡笼”这个词语在标准汉语词典中并未收录,上述解析和造句是基于假设性理解进行的扩展。如果您有更具体的意思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加准确地解释与使用。

分词解释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lóng,lǒng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熏~。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鸟~。蝈蝈~。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牢~。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屉。蒸~。5 泛指包络之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