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流荡子的简介:

liú dàng zǐ
1.流浪的人。

  • AI解释

流荡子》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离家出走、浪迹天涯的人。这个词常常带有某种同情或惋惜的情感色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流荡子”并不是一个现代汉语中的正式词汇,在现代语境下使用可能会被认为不够准确或者略显古风。在不同的文段中,其含义可能有所差异。

详细解释

  • :流动、移动。
  • 荡子:“荡”的本义指无事可做而游荡;“子”在这里是对人的称呼或形容词后缀。“流荡子”合起来意为经常在外游荡,不归家之人。

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离开家乡,在外流浪的人。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角色往往会被赋予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们可能代表了对自由和冒险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与家庭责任背道而驰而被描绘成不肖子的形象。

造句

  1. 尽管家境殷实,但小李却自幼喜欢游历四方,成了一个有名的流荡子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许多文人士子不得不成为流荡子,四处漂泊以求安身之所。
  3. 每当夜幕降临,那些流荡子便会在城外的酒肆中畅饮谈笑,不时引来好奇或担忧的目光。
  4. 虽然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安定下来,但他天生是个流荡子的灵魂,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
  5. 诗人常常将自己比作一个游吟的流荡子,在诗词间漫游,寻找灵感和慰藉。

这些句子展现了“流荡子”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形象和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

dàng

1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2 洗涤:洗~。涤~。~口(漱口)。3 摇动:摇~。~漾。~桨。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5 四处走动:游~。逛~。6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7 浅水湖:芦花~。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