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贤相厄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贤相厄的简介:

liǎng xián xiāng è
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 AI解释

《两贤相厄》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本是“两善相恶”,后来简化为“两贤相厄”。此词的意思是指两个品德高尚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矛盾或冲突。这里所说的“厄”有障碍、困境之意。

详细解释

在《庄子》中,“两贤相厄”的故事讲述了古代两位贤士的故事。这两位贤士本来互为知己,但因某事产生了争执,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如同贤者之间的“障碍”或困境。

造句

  1. 尽管张明和王涛都是公司的核心员工,但由于经营理念不同,两人的合作陷入了“两贤相厄”的困境。
  2. 在这次讨论会上,李教授与陈教授作为行业内的两位顶尖专家,尽管观点迥异,但并未产生冲突,反而体现了“两贤相厄”中的智慧对话。
  3. 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产生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在合作项目上却能够做到“两贤相厄”,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4. 虽然赵教授和钱教授都是学术界的大家,但因为一次误会造成了短暂的合作障碍,这正体现了“两贤相厄”的情况。
  5. 王总监和李副总作为公司的核心领导,在某些决策上产生了分歧,但他们都能以大局为重,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两贤相厄”后的和解。

分词解释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è

1 困苦、灾难:~运。~境。2 阻塞:阻~。3 险要的地方:险~。4 木节。5 没有肉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