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臂失之的拼音、解释、组词

交臂失之的简介:

jiāo bì shī zhī
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失之交臂」。见「失之交臂」条。

2. 此处所列为「失之交臂」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则存,是入则亡。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1>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注解〕 (1) 求马于唐肆:到空的市集买马。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唐肆,空的市集。见「求马唐肆」。

3. 此处所列为「失之交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颜渊在孔子弟子中最为贤良,虽然贫困,却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依然奋发好学,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名列于德行科。在《庄子.田子方》中,曾用他们师生为例,来说明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理。文章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认为孔子做什么,他也跟著做什么,但是却发现某些地方是无法模仿、跟上脚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请教。孔子就向颜渊解释:「那是因为我循自然运行的脚步前进,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一点。你如果用一定的标准要来做比较,当然会和我手臂相擦而过,明明是擦身相近却难以见面。这就好像所寻找的对象已不在了,你却拼命去找,和到已空无一人的市集中去买马是一样的,你怎么买得到?」。后来「失之交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错失机会。出现「失之交臂」的书证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

1. 语本《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指错失机会。《三国演义》第一四回:「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也作「失之交臂」、「失诸交臂」。

“交臂失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在眼前错过了机会,强调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或疏忽而失去了本可以抓住的机会。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人的故事或历史事件,用来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机会。

详细解释:

  • 语出: 源自《庄子·外物》:“吾所谓道,大言之曰良师益友,其次亦曰父兄;而薄之,则至于兄弟、妻子。此皆亲昵之交也。”
  • 含义:形容人与机会擦肩而过,最终失去了该机会。
  • 结构: 这个成语是动宾短语,“交臂”和“失之”之间有因果关系。

造句示例:

  1. 如果当时公司投资这块市场的机会被你错过了,那么这次成功可能就会“交臂失之”,让给别人了。
  2. 在招聘会上看到心仪的候选人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因为机会稍纵即逝,很可能就是“交臂失之”。
  3. 他们本来有机会合作的项目因为沟通不畅而最终“交臂失之”,导致双方都错失良机。
  4. 小张在面试中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结果让一个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交臂失之”。
  5. 当然,如果当时我决定去国外深造的话,现在可能就不会“交臂失之”,与那些机会擦肩而过了。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的广泛适用性,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它可以表达错过机会或未能抓住时机的意思。

分词解释

jiāo

1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2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3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4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5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6 两性和合:性~。杂~。7 同“ 跤 ”。

bì,bei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