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拼音、解释、组词

使女的简介:

shǐ nǚ/rǔ
1.婢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供任&9973._104_0.gif;遣的女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其余家僮使女尽行杀尽,只留得王氏一个。」《儒林外史》第三六回:「祁府送了女儿到署完姻,又赔了一个丫头来。自此,孺人才得有使女听用。」

词语“使女”在中文中通常具有多重含义,根据语境的不同可能指的是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会具体解释两种常见的情况,并提供五个相关的造句。

1. 历史和文学中的用法

解释:

  • 古代历史: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文化中,“使女”一词用来指代女性奴隶或者被指定为侍奉某个贵族、王公的女性,她们的角色通常是辅助性的。
  • 现代文学与科幻小说:近年来,在文学和科幻作品中,“使女”这个词特别引人关注。比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其中“使女”是指在一个虚构的未来社会中,失去自由、只能作为生育工具存在的女性角色。

2. 宗教背景中的用法

解释:

  • 在一些宗教文化或传统中,“使女”有时用来指称一种特定身份的角色。例如,在某些基督教的语境中,提到“使女”可能是指圣经中的人物或是比喻性的称呼,强调她们在教会、家庭等特定场景下的角色和服务。

造句:

  1. 历史角度:古代时,许多使女是为贵族提供服务的女性奴隶。
  2.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描述:小说《使女的故事》里的女主角是一个被剥夺了大部分自由的使女
  3. 比喻性用法:她在教会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使女角色,尽管没有正式职位,但她对帮助他人非常热心。
  4. 宗教背景下的使用:在圣经故事里,“使女”这个词有时用来指代那些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被选中的女性人物。
  5. 科幻小说场景:在想象的未来世界中,由于环境问题和生育率下降,社会构建了一套以“使女”为中心的新秩序。

这些造句涵盖了不同语境下的“使女”,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多种含义。

分词解释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