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号的简介:

kǒu hào/háo
①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呼~ㄧ标语~。②旧指口令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供口头呼喊,表示某种主张,并带有纲领性和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例】游行的群众一面走一面呼口号,声势浩大。

1. 不起草稿,随口吟成的诗文。宋.王辟之《渑小燕谈录.卷四.高逸》:「文忠公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句,天下传之。」也称为「口占」。

2. 含有赞颂性质的赞美诗。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3. 打油诗或顺口溜。《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枣阳县中,人人称羡,造出四句口号,道是:『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胜似为驸马。』」

4. 供口头呼喊,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如:「抗议的群众,一面走一面呼口号,场面极为壮观。」

5. 口头暗号。《老残游记》第七回:「这口号喊出,那大盗就觌面碰著,彼此打个招呼,也决不动手的。」

《口号》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集会、运动或其他公共场合中,为了激发士气或表达某种政治、社会观点而提出简短有力的言论。它往往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用来激发集体的行动意志或是对某项活动的支持。

详细解释:

  • 定义:口号是一种简明扼要、易于记忆和重复的口头宣传工具。
  • 特点:通常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可以激发情感或号召人们采取行动。
  • 使用场合: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体育比赛、集会等场景中。

造句:

  1. 在这次运动会开幕式上,运动员们高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展现了他们对运动的热情和拼搏精神。
  2. 革命先烈在狱中喊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口号,激励了无数志士投身革命事业。
  3. 这场环保行动的参与者们举着标语牌,“绿色生活,节能环保”,喊着口号,共同致力于保护环境。
  4. 球迷们在支持自己球队时会高呼“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5. 为了激励员工更高效地工作,公司管理层决定使用“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hào,háo

1 名称:国~。年~。字~。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 记号,标志:信~。暗号。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6 指某种人员:病~。伤~。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