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席的拼音、解释、组词

同席的简介:

tóng/tòng xí
1.同一席子,或同坐一席。古人席地而坐,故云。后泛指同坐一处。 2.谓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 3.同一宴席。亦指参加同一宴席者。 4.指同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一宴席。《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男女同席,履舄交错。」《红楼梦》第二回:「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

2. 同坐一处。古人席地而坐,故称同坐为「同席」。《礼记.曲礼上》:「父子不同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 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王谋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内泄事,乃与太子谋,令诈弗爱,三月不同席。」《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高祖十九女》:「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万彻憃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

同席》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似乎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或固定搭配。根据字面理解,“同”意为一起、一同;“席”原指铺地的坐具(古代的一种),这里可能借指同一场所或场合。结合具体语境,“同席”可以理解为共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交流等,也可引申为在某个场合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的人。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人们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
  • 引申义:也可以用于比喻意义,指在同一场合下与人共事或共同参加某一事件、会议等。如同事、同伴在同一个工作环境或社交活动中共享经验。

造句

  1. 我们一家人在春节期间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年夜饭,享受着同席的乐趣。
  2. 在那个会议上,双方代表坐在一起讨论合作事宜,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同席”伙伴。
  3. 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在家中同席赏月,感受团圆的温馨气氛。
  4. 由于这次活动规模较大,需要提前安排座位以确保参与人员能够顺利找到自己的“同席”位置。
  5. 这次旅行中,他与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坐在火车上聊天,享受着旅途中的“同席”时光。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以及可能的引申义的理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如果有具体语境或其他相关资料可以提供,理解会更加准确。

分词解释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