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唱臣和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唱臣和的简介:

jūn chàng chén hè
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 AI解释

《君唱臣和》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它的含义是形容帝王与臣子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其中“君”代表统治者或领导者,“唱”在这里指的是提出想法、建议或者作出决定;“臣”则是指跟随者的角色,“和”则表示响应或附和。整体来说,这个词汇描绘的是一个团结一致、默契配合的政治局面。

详细解释

  • :比喻领导层或决策者。
  • :这里比喻提出建议或发表意见。
  • :比喻追随者或执行者。
  • :表示附和或响应,即在领导者的倡议下做出积极回应。

成语《君唱臣和》不仅描述了一种政治上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治理理念的一种理想追求。它强调领导者提出主张时,下属能够迅速、一致地给予支持与配合,共同推动国家或者组织的发展进步。

造句

  1.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征求臣下的意见来制定政策,形成了一种君唱臣和的良好氛围。
  2. 在这次重要会议中,领导提出了改革建议后,所有成员都积极响应并献计献策,展现了典型的君唱臣和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政府积极听取了专家们的建议,并得到了广泛支持,充分体现了君唱臣和的治理智慧。
  4. 在这次项目规划阶段,项目经理提出了初步构想后,各个小组成员迅速响应,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方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君唱臣和的工作环境。
  5.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及时发布指导方针,社会各界迅速响应,共同抗击疫情,彰显了君唱臣和的强大凝聚力。

分词解释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chàng

1 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歌。~腔。~段。~功。~和(hé ㄏㄜˊ)。歌~。2 高呼,大声叫:~名。~收。3 歌曲:唱个~儿。4 古同“倡”,倡导。5 姓。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