檩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檩子的简介:

lǐn zǐ
1.即檩。也称桁条﹑檩条。

  • AI解释

《檩子》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建筑术语,具体是指架设在柱子上、用于承受屋面荷载(如屋顶重量)和传递这些荷载给基础构件的主要水平承重结构。在古建筑或传统木构建筑中,檩子通常用作支撑屋顶的关键元素,确保屋顶的稳固性。

详细解释

  • 位置与作用:檩子位于建筑物内部,紧贴屋顶下方,用于承受并分散从屋顶(包括瓦片、椽子等)传来的重量。
  • 材料选择:传统的檩子多用木材制成,如松木、杉木或硬木。现代建筑中,根据需要也可能使用金属或其他合成材料。
  • 结构特点:通常为长条形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排列成一定的间距。

造句

  1. 在进行古建筑修复时,技术人员首先对檩子进行了细致检查与加固。
  2. 这座木屋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将横梁、檩子和立柱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体结构既稳固又美观。
  3. 考虑到屋顶的承重问题,工程师在设计时特别强调了增加檩子数量的重要性。
  4. 为了提高古建筑安全性,专家们建议更换老化的木制檩子,并使用现代技术加固它们。
  5. 在传统村落中,可以看到很多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依然保持着原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历经沧桑但仍稳固如初的檩子。

分词解释

lǐn

1 用于架跨在房梁上起托住椽子或屋面板作用的小梁。亦称“桁”。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