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倩(1889-1962)的拼音、解释、组词

欧阳予倩(1889-1962)的简介:

ōu yáng yú qiàn (1889-1962)
演员,戏剧家。湖南浏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编导。1929年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时期任广西艺术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和中国舞协主席。有话剧剧本《桃花扇》、《黑奴恨》;电影剧本《玉洁冰清》、《天涯歌女》;论著《自我演剧以来》、《电影半路出家记》等。

  • AI解释

欧阳予倩(1889-1962)》是对中国近代杰出戏剧家、教育家、诗人、翻译家欧阳予倩先生的生平概述。

详细解释:

欧阳予倩,原名其昌,号天授,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文艺活动家。他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在戏剧、教育、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1. 戏剧成就: 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接触到了西方的戏剧艺术,并将这些新的戏剧理念带回中国,对中国的戏剧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代表作包括《泼妇》《梵·阿辛尼》等。

  2. 教育事业: 欧阳予倩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国戏剧和文化艺术领域中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于1938年创办了中央戏剧学院,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文学与翻译: 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作家及翻译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并且还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

  4. 爱国情怀: 欧阳予倩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在国家危难之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展现了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造句举例:

  1. 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2. 《欧阳予倩全集》对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具有重要价值。
  3. 在戏剧学院成立之初,欧阳予倩先生亲自担任院长一职,为新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欧阳予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名卓越的翻译家,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5. 每当人们提起中国话剧时,总会想起那位充满智慧与才华的欧阳予倩先生。

分词解释

ōu

1 姓。2 指欧洲,世界七大洲之一。~美国家。3 电阻单位名“欧姆”的简称,符号Ω。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yú,yǔ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