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萨之筏的拼音、解释、组词

梅杜萨之筏的简介:

méi dù sà zhī fá
油画。法国籍里柯作于1819年。取材于法国远航帆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面描绘被丢弃在简陋木筏上的人们饥饿、疲劳而绝望的情景。作品以金字塔构图,色彩沉郁而丰富,光与影的对照强烈,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 AI解释

梅杜萨之筏》并非一个直接描述自然现象或具体事物的普通词汇,而是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热里柯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作品。该作品描绘了1816年一次海上灾难中的幸存者在筏上漂浮求生的情景,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性的光辉。

详细解释

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热里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描绘了法国“梅杜萨”号军舰失事后,部分幸存者漂浮在木筏上等待救援的场景。它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戏剧性的人物安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在法国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绘画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

5个造句

  1. 这幅《梅杜萨之筏》不仅是热里柯的杰作,更是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2. 在艺术博物馆中,《梅杜萨之筏》总是吸引观众驻足观看,因为它不仅展示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人类在绝境中的坚韧与希望。
  3. 为了更好地理解《梅杜萨之筏》,我特意去看了原作,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至今仍历历在目。
  4. 教授讲解了《梅杜萨之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后,大家对这幅画的理解更加深刻。
  5. 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关于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展览,《梅杜萨之筏》自然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

分词解释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1 〔菩~〕见“菩”。2 〔~满〕跳神作法的男巫。3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子。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