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万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见万里的简介:
míng jiàn wàn lǐ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目可见及万里,形容对远方的情况非常了解,见识非常高明。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后亦用来比喻目光远大,洞察先机。清史稿˙卷四二七˙罗惇衍传: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于臣工奏折皆示得失,明见万里。亦作明鉴万里。
1. 目可见及万里,形容对远方的情况非常了解,见识非常高明。《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后亦用来比喻目光远大,洞察先机。《清史稿.卷四二七.罗惇衍传》:「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于臣工奏折皆示得失,明见万里。」也作「明鉴万里」。
词语“明见万里”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明见”意味着清晰地看到、了解;“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义为:能够从很远的地方清楚地看到和判断事物。
详细解释
- 明见:指视线清晰,能够看得很清,也能形容对事物的洞察力强。
- 万里:强调距离之远,可以引申为时间上的久远或范围的广阔。
综合起来,“明见万里”可以理解为有着卓越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清晰地看到、预知并把握住情况。这是一种在远距离上具有超凡视力和洞察力的能力与特质。
造句
- 在这次海上救援行动中,志愿者们凭借先进的雷达设备“明见万里”,成功找到了失事船只的踪迹。
- 这位老将拥有“明见万里”的能力,在战略决策上总能领先于对手一步。
- 新一代侦察卫星装备了先进光学传感器,“明见万里”般地监视着全球各地的军事行动。
- 通过安装在天上的高清摄像头,环保部门能够“明见万里”,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的苗头并快速做出反应。
- 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他经常表现出“明见万里”的特点,即便是在低能见度条件下也能够准确识别地面目标。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见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