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末事的简介:

mò shì
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3.犹言馀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重要的事。《儒林外史》第四○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红楼梦》第四八回:「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末事》是“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与农业不直接相关的职业或行业。这一词汇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对职业和行业的分类以及价值判断上,“末”字在此语境下带有轻视之意,表明人们认为这些行业地位较低。

详细解释

  1. 背景:《末事》的概念源于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的社会价值观。自西周起,统治者就提倡“重农抑商”,希望通过农业的发展来稳定社会秩序和经济基础。
  2. 含义:在这一观念下,“末”意味着次要、微不足道;而“末事”则特指那些与农业生产关系不紧密的行业或职业,如商业、手工业等。
  3. 社会影响:这种思想对古代中国的阶级划分、教育机会分配以及个人职业选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1.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往往认为从事农业才是最光荣的工作,而被视为“末事”的行业则备受轻视。
  2. 古代中国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得原本可以投身各种行业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务农,“末事”逐渐被边缘化。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对“末事”的偏见已经大大减少,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机会。
  4. 家族世代从事纺织业,但在当时社会看来这只是“末事”,无法与贵族家庭或官宦人家相提并论。
  5. 为了改变“末事”观念,政府近年来推出多项政策支持新兴行业和创业活动。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末事》这一概念虽然源自古代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但其背后的阶级观念和职业歧视问题在现代社会仍有讨论价值。

分词解释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