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2)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叔同(1880-1942)的简介:
lǐ shū tóng/tòng (1880-1942)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僧人。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参与创建“春柳社”。回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师。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填配新词作为教材。1918年出家。后专研戒律。有《弘一大师全集》、《弘一法师书法集》、《李叔同歌曲集》等。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僧人。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参与创建“春柳社”。回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师。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填配新词作为教材。1918年出家。后专研戒律。有《弘一大师全集》、《弘一法师书法集》、《李叔同歌曲集》等。
- AI解释
《李叔同(1880-1942)》是对中国近代著名人物李叔同先生的一个小传,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影响广泛的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对他的简要介绍及五个使用“李叔同”作为主题的造句。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字息霜,别号二悟和尚等,浙江平湖人。
- 早年经历与艺术成就: 他早年留学日本,在音乐、美术、戏剧等领域有卓越贡献。
- 教育事业: 回国后,他在艺术教育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校——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为中国音乐学院)。
- 晚年佛教生涯: 后半生出家为僧,号弘一法师,在佛学、书法等领域亦有深厚造诣。
造句
- 李叔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教育家,他的贡献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校史陈列馆里,人们可以了解到李叔同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历史功绩。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中,他从一位世俗艺术家转变为佛教僧侣,其人生转变体现了他对艺术和佛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 李叔同先生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当代仍被广为传颂。
- 无论是在艺术、教育还是宗教方面,李叔同都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叔
shū
1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季。2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父。大~。3 丈夫的弟弟:小~子。~嫂。4 拾:“九月~苴”。
同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