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暴师的简介:

bào shī
1.谓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军队驻扎在野外。《汉书.卷四一.樊哙传》:「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词汇“暴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较为独特或专有。根据现有的资料,“暴师”的具体定义可能需要结合历史语境来理解,一般而言,“暴”在这里可能是形容词的使用,而“师”通常指的是军队或部队。“暴师”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时,往往与军事行动、驻扎情况有关。

解释

  1. 历史背景:“暴师”这个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在《左传》等书籍中有记载。这里的“暴”可能是指露宿或暴露在外,“师”指军队。“暴师”可以解释为士兵在野外长期驻扎,生活条件艰苦。
  2. 现代解读:虽然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这个词,但从其构成来看,可以理解为对军队的某种非正式描述,可能指的是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军队。

造句

  1. 古代战争频繁时期,暴师数月之久,士气低落。
  2. 暴师在外,不仅要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还要应对敌方的骚扰。
  3. 因为长期暴师在前线,士兵们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
  4. 为了使军队更好地训练和备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师在外。
  5. 在古代战争中,将士们常常需要经历暴师之苦。

请注意,“暴师”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基于对“暴”与“师”的字面意义进行扩展的假设性理解。若需更准确的理解或应用,请参考具体的历史文献或语境。

分词解释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