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的拼音、解释、组词
范仲淹(989-1052)的简介:
fàn zhòng yān (989-105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家贫,刻苦学习。仁宗时任西溪盐官,修建捍海堰,世称范公堤。1040年任陕州经略副使,防御西夏进攻。1043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后遭保守派反对,被罢去执政。工诗文,晚年作品《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著有《范文正公集》。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家贫,刻苦学习。仁宗时任西溪盐官,修建捍海堰,世称范公堤。1040年任陕州经略副使,防御西夏进攻。1043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后遭保守派反对,被罢去执政。工诗文,晚年作品《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著有《范文正公集》。
- AI解释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出生于989年,逝世于1052年。他不仅在政坛上是一位改革者和革新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也有杰出贡献。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以期改善民生和加强国家治理。他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表达了他关心国家命运、愿意为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无私奉献的精神。
造句:
-
范仲淹不仅在政坛上是一位改革者,在文学领域也留下了诸多杰作。
-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言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展现出了范仲淹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爱国情怀。
-
他一生致力于改善民生、兴利除弊,正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
就像范仲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
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念在今天仍具有深远意义,鼓励着人们关心社会、热心公益。
分词解释
范
fàn
1 模(mú)子:铜~。铁~。2 榜样:模~。典~。3 一定界限:~围。~畴(➊类型;范围;➋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4 限制:防~。5 姓。
仲
zhòng
1 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2 在当中的:~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裁(居间调停、裁判)。3 姓。
淹
yān
1 浸没(mò):水~。~没(mò)。~灌。2 皮肤被汗液浸渍:胳肢窝被汗~得又痛又痒。3 广:~博。~通。~贯(渊博而贯通)。~雅(渊博高雅)。4 滞,久留:~留。久~。~滞。~月(滞留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