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帛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蜡帛书的简介:
là/zhà bó shū
1.见"蜡丸帛书"。
1.见"蜡丸帛书"。
- AI解释
《蜡帛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写方式,指的是在用以书写或刻字的材料上涂抹一层蜡,待其冷却后便可以在上面写字。当文字不再需要时,可以将蜡层融化,重新使用这种材料进行书写。这里的“蜡”是指动物脂肪提炼而成的天然蜡质,“帛”则是古代中国用来书写的丝绸布料。这种方法不仅方便修改和保存,还因其便于携带,在战争、旅行等场合尤为适用。
详细解释
- 材质选择:通常使用质地柔软且易塑形的材料作为载体。
- 制作过程:
- 准备好帛或其它适合的纸质物质。
- 在其上薄薄涂抹一层蜡,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 书写与修改:利用尖锐工具在覆盖有蜡层的材料上刻画文字。若需要修正错误,则可以通过融化局部蜡质进行重新写作。
- 保存方式:将写好内容的材料存放在干燥环境中以防止受潮损坏。
造句
- 历史学家小李研究了多份古代《蜡帛书》,从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军师通过传递《蜡帛书》来迅速传达战斗指令。
- 古代文人常携带几卷《蜡帛书》,方便随时记录灵感或日常琐事。
- 为了保护这些稀世珍品,《蜡帛书》被妥善地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的恒温库中。
- 学者们在整理古籍时,意外发现了一本完整的《蜡帛书》,这为研究先秦时期文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