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的拼音、解释、组词

唾壶击缺的简介:

tuò hú jī quē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 AI解释

唾壶击缺》这一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豪爽》,用来形容人性格豪爽、情感激越,以及其高超的琴艺。具体来说,“唾壶击缺”是描述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陶渊明(实际上此典故多用于魏晋时期的人物)听王徽之弹琴时的情景。传说中,陶渊明听闻王徽之弹琴,即兴吟诗:“为我击筑赋《易水》,为我击筑唱《行路难》。”随后,他竟用唾壶边沿敲击出节奏来配合琴声,这一行为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古代文人中,“唾壶击缺”多用来形容那些性情中人、豪迈洒脱之士,或是表现其高雅的文学与艺术品味。它也象征着一种对音乐或诗歌深邃理解和强烈情感共鸣的态度。

以下是五个使用“唾壶击缺”的造句示例:

  1. 他一曲《高山流水》,引得在座宾客纷纷用唾壶击缺,为他的琴艺鼓掌叫好。
  2. 这位艺术家的表演确实令人赞叹,连台下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用唾壶敲击着节拍。
  3. 尽管已过千年,但“唾壶击缺”的故事仍旧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4. 在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这样的雅事屡见不鲜,成为了一段佳话。
  5. 他一展歌喉,歌声与琴声相得益彰,令听众无不心生感慨,纷纷用唾壶击缺以示敬意。

分词解释

tuò

1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酒~。喷~。油~。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3 姓。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

quē

1 不够:~乏。~少。~憾。欠~。~漏。2 残破:~点。~口。~陷。3 空额(指职位):~额。补~。4 该到而未到:~勤。~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