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的拼音、解释、组词
督抚的简介:
dū fǔ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
- AI解释
《督抚》这个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专门术语,主要指的是清朝时期对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称谓。"督"指的是总督,"抚"指的是巡抚。在清末,督抚是仅次于中央的高官,负责某一省份或区域的政治、军事和财政事务。
- 督:全称为“钦差大臣”,一般是对某个地区有较为全面管理权的地方长官。
- 抚:主要职责为安抚地方,协调各地与中央的关系,通常下辖一到两个总督辖区。巡抚的权力主要在于民政、司法等民事领域,军事方面则由总督负责。
造句
- 清朝时期的巡抚在地方上的权势很大,常常对地方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许多文人志士希望能够成为督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就是云南总督兼云贵川三省的巡抚。
- 督抚制度在清朝初期实行时,对于稳定地方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采用“督抚”这一职位,但他们的职责和作用对现代地方政府的设置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督抚的角色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