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购统销的拼音、解释、组词

统购统销的简介:

tǒng gòu tǒng xiāo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

  • AI解释

《统购统销》这个词是20世纪中国特有的经济术语,主要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方式。它指的是国家通过统一收购和销售的方式控制市场上的某些或全部商品交易过程。这种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前曾在中国广泛实行,并对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统购统销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对资源的有效调配,确保基本生活的物资供应,同时抑制投机行为、打击囤积居奇现象等。这一政策体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生需求,但也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

造句

  1. 在那个年代,面粉实行统购统销制度,买主必须凭票才能购买。
  2. 小时候听爷爷说,他们家那会儿是靠粮本吃饭的,就是实行统购统销时期的产物。
  3.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国家逐渐取消了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4. 虽然统购统销制度早已结束,但它的影子依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5. 当时由于没有私有制观念,人们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做法是接受且习惯的。

分词解释

tǒng

1 总括,总起来:~一。~率(shuài)。~帅。~摄(统辖)。~考。~筹。~战。~共。~购~销。2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血~。传(chuán )~。体~。

gòu

1 买:~买。~置。~销。收~。采~。2 悬赏征求:悬~。~募(悬赏募求)。

xiāo

1 熔化金属:~金。~毁。2 去掉:~案。~账。~脏。~魂。~蚀。~声匿迹(形容藏起来,不在公开场合出现)。报~。3 开支,花费:开~。4 出卖货物:~售。~路。供~。5 机器或器物上像钉子的零件:~子。~钉。插~。6 把机器上的销子或门窗上的插销推上。7 古同“ 消 ”,消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