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柝的拼音、解释、组词

边柝的简介:

biān tuò
1.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 AI解释

边柝》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古代守边将士夜间巡逻时所击打的一种更鼓。它不仅是一种警报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用来区分不同的军情紧急程度或者召集士兵集合。

详细解释:

  • 柝(tuò):古代军队用的木梆子或木柝,是守卫在夜间巡逻时用来敲击发声以警醒或传递信号的器具。
  • 在古代边疆地区,每过一段时间,守卫就会敲打一次更鼓(即《边柝》),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时间,并检查是否有外来侵犯。这种制度称为“击柝”。

造句:

  1. 夜晚,戍边将士们手持《边柝》,在烽火台上警惕地巡逻着,以确保边境的安全。
  2. 古代的《边柝》之声在荒凉的边疆夜晚中回响,成为了士兵们心中的一种慰藉。
  3. 在历史剧中,常常可以看到守卫吹号、敲《边柝》,场面十分壮观。
  4. 诗人用《边柝》来象征边关将士们的忠诚和对家园的安全守护。
  5. 边柝》不仅是军队生活的一部分,它还是边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biān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缘。~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疆。~界。~防。~境。~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三角形。4 旁侧,近旁:身~。~锋。5 方面:~干(gàn )~学。6 表示方位:上~。外~。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