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骨立的拼音、解释、组词

赤骨立的简介:

chì gǔ lì
1.赤膊,光着身子。

  • AI解释

赤骨立》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它由“赤”和“骨立”两个词组成。其中,“赤”是形容颜色的状态,表示红色或者鲜亮的颜色;而“骨立”,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人极其瘦削,骨骼清晰可见。

根据上述解释,“赤骨立”的意思可能是指一个人非常瘦弱,皮肤几乎透明,可以看到里面的骨骼呈现出红色或苍白的色调。这种说法更多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可能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特定情境下。

造句

  1. 在饥荒年间,他整日劳作,却因为食物不足而变得骨立赤瘦。
  2. 年纪轻轻就遭遇重病的她,原本红润的脸庞变得赤骨立,令人心疼不已。
  3. 战斗后的勇士们拖着疲惫之躯回到营地,其中一人更是显得赤骨立,几乎无法行走。
  4. 由于长期患病,加上营养不良,老人的身体早已变得赤骨立,生命的气息在消逝。
  5. 疾病和贫困的双重打击下,原本健壮的村民如今都变成了赤骨立的人。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赤骨立”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创作的,并非来源于任何具体的历史或文学文本。

分词解释

chì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4 裸露:~脚(光脚)。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