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旨的拼音、解释、组词

趁旨的简介:

chèn zhǐ
1.亦作"趂旨"。 2.顺从皇帝的旨意。

  • AI解释

词语“趁旨”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而是一个较为古雅或特定语境下的用词。在古代汉语中,“趁旨”的意思是指迎合、符合皇帝或其他上级的意图或喜好。其中,“趁”有“合乎”、“适应”的含义;“旨”则是指意见、命令或者意图。

详细解释

  1. 词语构成:“趁”和“旨”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这个词语。
  2. 语境适用性:多用于描述某人的行为或建议能够准确地迎合上级的愿望或期望。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这是一个较为正式且带有一定恭维意味的词汇。

造句

  1. 在那个君臣相处的时代里,太监们常常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趁旨”,以确保皇帝满意。
  2. 如果大臣们能够持续地“趁旨”,就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和支持,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3. 尽管他的建议未必正确,但他懂得如何“趁旨”去说,最终赢得了皇帝的欢心。
  4.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表明,“趁旨”的能力有时比实际才能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仕途。
  5. 在古代宫廷中,“趁旨”成为了衡量臣子智慧与忠诚的重要标准之一。

请注意,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趁旨”这样的词语可能会显得过于正式或古雅,因此在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上述造句主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说明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chèn

1 利用时间、机会:~早。~机。~势。~火打劫(趁人家发生火灾时去抢劫,喻在别人危难时乘机去捞好处)。~热打铁。2 搭乘:~车。~船。3 逐,追赶:“花底山蜂远~人”。4 往,赴:~墟(赶集)。~熟(逃荒到丰收之处)。5 富有:~钱。~几身衣服。6 古同“称”,适合。

zhǐ

1 意义,目的:意~。要~。主~。言近~远。2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令。奉~。3 美味:~酒。甘~。~蓄(贮藏的美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