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浑天体的简介:

hún tiān tǐ/tī/bèn
1.指浑天仪。

  • AI解释

《浑天体》是古代中国对宇宙模型的一种描述,它是基于“浑天说”的一种天地结构理论。古人认为天地如同一个大鸡蛋,其中“清阳者为天”,即轻而清的部分上升成为天空;“重浊者为地”,即重而浊的物质下沉成为地面或大地。这种理论在古代中国被广泛接受,并且对后世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浑天体》的一些详细解释:

  1. 背景与起源: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推导出的,因此“浑天说”是基于古人对天地运行规律的理解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在东汉时期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并由张衡等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2. 结构特点

  3. 地球被认为是圆球形的,但位于整个宇宙空间的中心。
  4. 天空被设想为覆盖地球的一个大穹顶(或称“天壳”),围绕着地球旋转。
  5. “天体”指的是日、月、星等天体都运行在天空的大穹顶之上。

  6. 影响:浑天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也是古代中国科学家进行天文观测和计算的基础之一。它对后世的历法制定、天文仪器的设计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为使用“浑天体”造句的例子:

  1. 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利用《浑天体》的理论来解释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
  2. 在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大多基于像《浑天体》这样充满想象但又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假设。
  3.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人关于天地运行的理念,《浑天体》成为了现代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4. 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但研究《浑天体》仍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是如何探索宇宙奥秘的。
  5.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提到像“浑天体”这样的概念来描绘宏伟的自然景象或表达对天地运行规律的理解。

分词解释

hún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3 全,满:~身。~然。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6 姓。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