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谏匦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谏匦的简介:
zhāo jiàn guǐ
1.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
1.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
- AI解释
《招谏匦》这个词并非标准汉语词汇,可能是对古代某种制度或设施的一种描述。根据上下文推测,“招谏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议箱或者意见收集装置,类似于现在的意见箱,用以鼓励臣民向朝廷进言献策。
在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获取民意和防止决策失误,会设置类似“招谏匦”的制度或工具来接受臣民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设施通常放置于皇宫内,方便民众匿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类做法体现了古代帝王重视听取民间意见的文化传统。
造句: 1. 古代官员们常常将他们的忠言直谏通过《招谏匦》提交给皇上。 2. 在那个时代,《招谏匦》是普通百姓表达不满或献计献策的唯一途径。 3. 历史上,不少名臣的谏言就是通过《招谏匦》得以被皇帝采纳。 4.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间疾苦和社情民意,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设置《招谏匦》。 5. 当年,许多贤士曾利用《招谏匦》,为国家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
分词解释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