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柱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拟柱体的简介:

nǐ zhù tǐ/tī/bèn
所有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两个互相平行的面称为拟柱体的底面,其余的面称为拟柱体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拟柱体的高。设拟柱体的上、下底面和中截面面积分别为q_1、q_2、q_0,高为h,则其体积v=16h(q_1+4q_0+q_2)。

  • AI解释

拟柱体》一词在汉语中并非一个标准词汇,但从其组成来看,“拟”字通常意为模仿、类似,“柱体”则指柱状的立体图形。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拟柱体”可能是指一种形状类似于柱体但非严格意义上的柱体。这种概念或许出现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内,如数学几何学中,用来描述那些外观或某些特性上类似柱体的形态。

详细解释

在几何学和工程制图领域,“拟柱体”可能是对一些具有类似柱体特点的几何体或物体进行的一种非正式称谓。它可能指的是任何形状上类似于传统圆柱、方柱等标准柱体但经过某种特殊处理或变形后的形态,比如截断面、曲线轮廓等。

在实际应用中,“拟柱体”一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定义和用法需参照相关领域的专业文献或资料。

造句

  1.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探索如何利用类似拟柱体的结构来增强建筑的独特性和美观性。
  2.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制造了多个拟柱体样本,以测试它们的承重能力是否接近传统圆柱结构。
  3. 工程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拟柱体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
  4.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大胆使用各种拟柱体元素,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5. 科学家们正努力探索拟柱体结构的潜力,试图将其应用于更高效、更环保的新材料开发中。

分词解释

1 打算:~去信联系。~议。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zhù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