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牧民的简介:

mù mín
1.治民。 2.指治民的官。 3.牧区中以畜牧为主要职业的人。

  • AI解释

《牧民》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以放养牲畜为生的人群。在中国,特别是指在草原或山区从事放牧生活的农牧民,他们依靠家畜如羊、牛、马等来获取生活必需品,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也种植一些农作物。牧民的生活方式往往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野生动物的威胁。

详细解释:

  • 生活方式:牧民通常过着流动性较大的生活,随着季节变化和草场的情况而改变居住地。
  • 经济来源: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出售牲畜、乳制品等。
  • 文化特色:许多牧区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包括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

造句:

  1. 在内蒙古草原上,牧民们世代传承着放牧技艺。
  2. 这位老牧民不仅会骑马,还擅长用蒙古语吟唱传统的牧歌。
  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许多牧民面临生存挑战。
  4. 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帮助那些受干旱影响的牧区恢复和发展畜牧业。
  5. 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展示当地牧民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场合。

分词解释

1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2 治:~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州~。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