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贡的拼音、解释、组词

底贡的简介:

dǐ/de gòng
1.进贡。

  • AI解释

在标准的汉语词典中,“底贡”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可能是由于笔误或者是地方方言、特定行业术语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这个词出现在某个具体的语境或者文献中,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不过,考虑到“底贡”一词与“贡品”的相似性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应用,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指某种形式的奉献或贡献。

假设“底贡”是用于描述一种经济上的支付或捐献行为(类似于地方向中央或其他机构交纳的一笔费用),那么以下是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及造句:

  1. 解释:底贡指一种按照特定标准或比例进行的经济性缴纳,多见于历史文献中关于税收制度和财政关系的描述。
  2. 造句:
  3. 这个村落需要每年向朝廷上缴一定的底贡以维持国家财政收入。
  4. 在古代社会,农民常常需要根据田地面积的比例向王室交纳底贡作为赋税。
  5. 底贡的数额通常会根据地方经济状况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而调整。
  6. 通过征收底贡,政府能够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维持国家各项事务正常运行。
  7. 在现代管理中,企业有时也需要对特定项目或社会事业作出底贡式的贡献。

请注意,由于“底贡”并非正式词汇,在使用时需谨慎确认其具体含义,并确保符合语境。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可能含义的合理推测,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一步确定。

分词解释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gòng

1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纳~。~献。~品。~赋。2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举。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