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部吏的简介:

bù lì
1.古时城中小吏,约相当于里正。 2.古代各郡的属吏。泛指地方官。 3.中央各部的办事小吏。

  • AI解释

部吏》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负责某一部门或区域管理工作的官吏,具体职能和地位会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朝代以及所管辖的具体事务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部”字在这里代表的是一个特定的行政或职能单位,而“吏”则是官僚系统中的基层官员。在不同的文献中,这种称呼可能涵盖了一些从地方到中央各级管理机构的官职。

下面给出五个包含《部吏》一词的句子:

  1. 在唐代的官僚体系中,各州、府设有众多部吏来具体执行各项行政事务。
  2. 诸葛亮在蜀汉时期担任过丞相府中的重要部吏职务,协助处理政务。
  3. 部吏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地方百姓的生活质量。
  4. 这次改革后,许多冗余的部吏被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5. 古代的一些史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中的部吏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部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演示如何使用这个词。在日常交流中,如果需要表述类似意思,则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部门工作人员”或“行政部门官员”等更为通用的词汇。

分词解释

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4 安置安排:~署。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