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单列市的拼音、解释、组词

计划单列市的简介:

jì huà dān liè shì
保持省辖市行政隶属关系,但在经济体制和管理权限上相当于省级,经济计划单列,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城市。

  • AI解释

词语详解:计划单列市

定义:

计划单列市”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在国家计划体系中单独列出、享有较大自主权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大的人口规模。

特点:

  1. 财政独立:能够自行编制预算,并且独立纳税。
  2. 管理权限扩大:在部分经济事务上有较大的决策权,可以制定地方性的经济政策。
  3. 资源分配优先:通常能优先获得国家重要的资源和项目支持。
  4. 对外开放程度高:享有较为宽松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环境。

产生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强对重要城市的支持力度,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设立“计划单列市”。最初的几个包括深圳、珠海、厦门(后改为经济特区)等,这些城市的设立旨在探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有效路径。

消失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计划单列市”这一概念在21世纪初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目前,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已没有“计划单列市”的官方称谓,但一些城市仍享有较高的经济自主权,并承担着国家级战略任务。

造句:

  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深圳已经从一个普通的边陲小镇成长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重要的计划单列市
  2. 计划单列市的设立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有效结合。
  3. 深圳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计划单列市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进入,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 上海浦东新区虽然不是正式的计划单列市,但其在经济开放程度、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类似的权利和职能。
  5. 改革开放初期,厦门被列为首批计划单列市之一,在外贸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词解释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

huá,huà

1 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一道口子。2 用桨拨水使船行动:~水。~船。~艇。3 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是否相宜:~算。

dān,shàn,chán

1 不复杂:~纯。简~。~调(diào)。2 独一:~独。~一。~词。3 只,仅:做事~靠热情不够。4 奇(jī)数的:~日。~号。5 薄,弱:~薄。6 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裤。~衣。7 覆盖用的布:被~。床~。8 记载事物用的纸片:~据。传~。名~。9 和尚称禅堂的坐床。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