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巾素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巾素服的简介:
jiǎo jīn sù fú
角巾:古代隐士的有棱形的头巾。泛指便服。
角巾:古代隐士的有棱形的头巾。泛指便服。
- AI解释
词语《角巾素服》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角巾”和“素服”。
-
角巾:古代的一种头巾。形状如角,故名。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使用场合不同,通常象征文人雅士的身份或隐逸之士的装束。
-
素服:指白色的服装,一般用于丧葬仪式中穿着以示哀悼。
因此,“角巾素服”这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在古代多用来形容文人士大夫或隐者在特定场合(如祭奠、居丧等)所穿戴的一种特殊的服饰装扮。它往往蕴含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表达。
造句:
-
他穿着一袭角巾素服,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
祭奠先贤时,学生们身着角巾素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
在那个隐居的地方,他常常披戴角巾素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
文人雅士往往在特定的场合下会穿戴角巾素服以示哀悼或保持风骨。
-
这次祭奠活动,所有参加者都身着角巾素服,共同缅怀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
以上句子旨在更好地理解“角巾素服”这一词语的具体应用情境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表达。
分词解释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巾
jīn
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
素
sù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
服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