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盆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血盆经的简介:

xuè/xiě pén jīng
1.《目连正教血盆经》的简称。又名《女人血盆经》。旧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不载于《大藏经》﹐载于唐建阳书林范氏版本《大乘法宝诸品经经咒》和《诸经日诵》。相传谓妇女生育过多﹐会触污神佛﹐死后下地狱﹐将在血盆池中受苦。若生前延僧诵此经﹐则可消灾受福。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血盆经”并不是一个常用或标准词汇,因此关于“血盆经”的具体解释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者故事背景来理解。从字面来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血盆”和“经”。其中,“血盆”通常用来形容形状像盆但充满血腥的容器或物体,给人以恐怖、残忍的印象;“经”,在中文中常指经典著作或是佛教中的经典文献。

如果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故事背景下提到“血盆经”,可能是某种虚构文学作品或电影、电视剧等中描述的一种神秘或恐怖之物。例如,在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武侠小说中,可能会出现一种名为《血盆经》的武功秘籍或者是某种邪恶仪式相关的咒语。

以下是五个基于上述假设情境的造句示例:

  1. 据说那本《血盆经》是武林高手禁术的精华所在,江湖上无人敢窥探其内容。
  2. 她手捧着一本发黄的古籍,上面赫然写着“血盆经”三个大字,让人不寒而栗。
  3. 在深夜时分,江湖传言《血盆经》被隐藏在破庙之中,无数武林人士为了寻找它而丧命。
  4. 老道士警告徒弟:“切勿阅读《血盆经》,那是邪恶之物,会引诱人堕入无底深渊。”
  5. 他偷偷翻阅《血盆经》残页时,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笼罩心头。

请注意,以上造句基于对“血盆经”可能含义的理解,并非出自实际存在的文本或典籍。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我可以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例句。

分词解释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pén

1 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景。~花。~栽。脸~。澡~。2 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地。骨~。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